傍人篱落 ~ 成语大全

拼音 bàng rén lí luò

注音ㄅㄤˋ ㄖㄣˊ ㄌㄧˊ ㄌㄨㄛˋ
繁体字傍人籬落
近义词 傍人篱壁
反义词 自力更生

傍人篱落的概述


比喻依赖他人。

出处参见“傍人篱壁”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依靠别人。

例子吾辈所恃,在自家本领足以垂之后代,不必傍人篱落,亦不屑与人争名。清·顾炎武《与人札》

傍人篱落的详细解释


犹“寄人篱下”。见“寄人篱下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寄人篱下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寄人篱下”原是指寄居在别人屋下,不能自主。在《南齐书・卷四一・张融列传》中被用来比喻作品因袭他人。内容记载南北朝时,南朝的齐国有个奇人叫张融,他身材五短、外貌丑陋,但却精神饱满,特立独行,不拘小节。齐高帝非常喜欢他,常常接见他,说他这个人真是空前绝后。见他衣著破烂,还将自己的衣服重新剪裁后送给他,表示两人的情谊。他的文章也是十分特殊,独创一格,引起文坛相当大的震憾,并在〈门律自序〉这篇文章中阐述自己为文的观点,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,文章并没有所谓的常体,文人要有自己的风格,不能“寄人篱下”,一味依托前人,守旧习而不改新,不能自创一格。但这句成语后多用其字面义,用以比喻寄居他人屋下生活,不能自立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刘克庄〈题王推官应麟诗卷〉:“不须更傍人篱落,名父亲传夜半衣。”
【傍人篱落】新华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