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臣逆子 ~ 成语大全

拼音 luàn chén nì zǐ

注音ㄌㄨㄢˋ ㄔㄣˊ ㄋㄧˋ ㄗˇ
繁体字亂臣逆子
近义词
反义词

乱臣逆子的概述


乱臣:叛乱之臣;逆子:忤逆之子。
旧指不守君臣、父子之道的人。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。

出处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下》:“孔子成《春秋》,而乱臣贼子惧。”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文世王公传》:近汉氏淮南、阜陵,皆为乱臣逆子,而犹或及身而复国,或至子而锡土。

例子赵辉《同治皇帝》第五章:载垣、端华、肃顺等~,伤乎理,违乎易,所拟年号‘祺祥’二字,不吉不利,群议之,则废。

乱臣逆子的详细解释


违叛国君与父命,不忠不孝的人。《三国志・卷二十・魏书・武文世王公传・乐陵王茂传》:“近汉氏淮南、阜陵,皆为乱臣逆子。”亦作“乱臣贼子”。

【乱臣逆子】新华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