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成不易 ~ 成语大全

拼音 yī chéng bù yì

注音ㄧ ㄔㄥˊ ㄅㄨˋ ㄧˋ
繁体字
近义词 一成不变
反义词

一成不易的概述


同“一成不变”。

出处《明史・历志一》:“夫天之行度多端,而人之智力有限……惟合古今人之心思,踵事增修,庶几符合。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。”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守旧。

例子至于讲到丝的工业,从前发明的生产和制造方法都是很好的,但是一成不易,总不知道改良。孙中山《民生主义》第四讲

一成不易的详细解释


犹“一成不变”。见“一成不变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一成不变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《礼记・王制》中描述古代的司法制度,犯人的罪行一旦判决之后,君王先命三公共同审理,之后三公再将判决书呈交给君王。君王看了判决书之后,得依“因无知而犯罪”、“因过失而犯罪”、“因遗忘而犯罪”三种情形,酌量给予减刑,最后裁定刑罚。刑罚一旦裁定,即使只是轻微的小罪,也必须澈底执行,不得赦免。因为一旦犯罪成立,刑罚就会加在身上;一旦刑罚加到身上,就不可能再改变了。所以一个君子在裁定刑罚之前,必定会竭尽心力来审理案件。后来“一成不变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引申指事情既定之后,从不改变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明史・卷三一・历志一》:“夫天之行度多端,而人之智力有限……惟合古今人之心思,踵事增修,庶几符合。故不能为一成不易之法也。”
  • 02.清・章学诚《文史通义・外篇一・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下》:“穷经之业,后或胜前;岂作志之才一成不易耶?”
【一成不易】新华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