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人君子的概述
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
出处:北宋《新唐书・张宿传》:“宿怨执政不与已,乃日肆谗甚,与皇甫镈相附离,多中伤正人君子。”
用法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,用于讽刺人。
例子:旬这样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,有意气,有肝胆,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,也不枉了。(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四回)
正音:“正”,读作“zhèng”,不能读作“zhēng”。
谜语: 最正直的人 (谜底:正人君子)
正人君子的详细解释
品行端正的人。《明史・卷一七九・邹智传》:“愿陛下以宰相为股肱,以谏官为耳目,以正人君子为腹心。”《儒林外史・第十四回》:“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,也不枉了。”
“正人君子”单字拆分
《汉语词典》免费在线汉语词典中词汇量最大、覆盖面最广、专业性最强以及功能最丰富的网站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