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祥之兆 ~ 成语大全

拼音 bù xiáng zhī zhào

注音ㄅㄨˋ ㄒㄧㄤˊ ㄓ ㄓㄠˋ
繁体字

不祥之兆的概述


祥:吉利;兆:预兆;苗头。
不吉利的预兆。古代人迷信;烧龟甲根据其裂痕的形状和数量占卜吉凶。也作“不祥之征”。

出处五代十国・后唐・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・风流阵》:“时议以为不祥之兆,后果有禄山兵乱。”

用法偏正式;作宾语;指不好的预兆。

例子吴学究谏道:“此乃不祥之兆,兄长改日出军。”(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回)

正音“兆”,读作“zhào”,不能读作“zào”。

辨形“祥”,不能写作“详”。

歇后语 1. 恶狼扒门 —— 不祥之兆
2. 雀屎掉在头顶上 —— 不祥之兆

谜语 乌鸦的叫声 (谜底:不祥之兆)

不祥之兆的详细解释


不吉祥的征兆。《五代史平话・晋史・卷下》:“狐升御座,不祥之兆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・第六十一回》:“若供了壮缪,一面才开张,一面便供出那关门的『关』字来,这不是不祥之兆么?”

【不祥之兆】新华字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