伐罪吊民的概述
伐:讨伐。
吊:慰问。
讨伐有罪,拯救百姓。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。
出处:南朝・梁・任方《百辟劝进今上笺》:“伐罪吊民,一匡靖乱。”
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指锄强扶弱。
例子: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1回:“大王奋然举义,智者称为伐罪吊民。”
伐罪吊民的详细解释
即“吊民伐罪”。见“吊民伐罪”条。
【书证】
- 01.《三国志・卷一・魏书・武帝纪》:“所过多所残戮。”裴松之・注引孙盛曰:“夫伐罪吊民,古之令轨;罪谦之由,而残其属部,过矣。”
- 02.南朝齐・陆倕〈石阙铭〉:“似夏民之附成汤,殷士之窥周武,安老怀少,伐罪吊民。”
- 03.《封神演义》第九五回:“出将入相千秋业,伐罪吊民万古功。”
“伐罪吊民”单字拆分
《汉语词典》免费在线汉语词典中词汇量最大、覆盖面最广、专业性最强以及功能最丰富的网站之一。